界面新聞記者 | 陳靖
中資券商布局香港虛擬資產交易再下一城。
界面新聞從招銀國際證券有限公司(下簡稱:招銀國際)處獲悉,招銀國際于7月14日正式獲得香港證監會批準,取得虛擬資產交易服務等相關牌照,其業務領域正式拓展至數字金融市場。
招銀國際方面對界面新聞表示,公司目前持有香港證監會1號及4號牌照,探索將虛擬資產納入多元投資組合,通過研究虛擬資產與股票市場的關聯性,開發創新性策略。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肖颯對界面新聞表示,“招銀國際獲批虛擬資產牌照,是傳統中資券商體系深度介入合規虛擬資產賽道的嘗試,這直接起到一個政策風向標的作用,體現中資金融機構對香港虛擬資產政策的戰略響應,也釋放內地監管對‘境外合規探索’的默許信號。”
當前,中資券商正緊鑼密鼓地布局虛擬資產交易服務領域。7月13日,東方財富(300059.SZ)旗下的哈富證券發布公告,宣布已獲香港證監會批準開展虛擬資產交易服務。
東方財富方面對界面新聞表示,公司旗下哈富證券持有第1類(證券交易)、第4類(就證券提供意見)、第7類(提供自動化交易服務)和第9類(提供資產管理)業務牌照。哈富證券已于2024年6月獲香港證監會批準,可透過綜合賬戶安排提供虛擬資產交易服務。
6月25日,國泰君安國際宣布斬獲香港虛擬資產交易全牌照。此次牌照升級并非簡單擴容,而是在原有證券交易資質基礎上,全面納入虛擬資產交易服務權限,同時覆蓋交易咨詢、虛擬資產產品發行與分銷等多元業務范疇。當日,這一進展在二級市場激起熱烈反響,其股價應聲創下近十年新高。
事實上,隨著香港對虛擬資產監管框架的逐步完善,越來越多的中資券商開始積極布局虛擬資產牌照。早在2024年10月,天風證券(601162.SH)下的天風國際就率先獲得香港證監會批準,將現有證券交易牌照升級為可提供虛擬資產交易服務,成為首家獲此牌照的駐港國資背景券商。此外,例如中信建投(601066.SH)、中信證券(600030.SH)、華泰證券(601688.SH)、招商證券(600999.SH)、興業證券(601377.SH)等在內的多家大中型機構均告訴界面新聞,公司亦在積極推進牌照升級進程。
“頭部券商在創新業務方面的突破,不僅有可能對證券行業生態產生深刻影響,也有望打開券商板塊的想象空間。”東吳證券分析師孫婷、武欣姝告訴界面新聞,“以國泰君安香港獲批加密幣交易資格為例,該事件向市場證明了中資頭部券商具備承接虛擬資產合規運營的能力,為中信證券、中金公司、招商證券國際等擁有雄厚香港子公司的同行鋪平了道路。同時,行業競爭焦點將從低附加值的同質化通道服務,轉向構建‘跨境數字金融基礎設施’的核心能力。”
孫婷、武欣姝對界面新聞提到,“中資券商該業務開展的核心能力包含兩大支柱,即‘清算樞紐’(依托穩定幣高效處理跨境支付,分食SWIFT蛋糕)和‘證券化引擎’(主導現實資產如債券、基金的代幣化發行與管理)。這不僅將優化收入結構(提升高費率業務占比),更能通過穩定幣儲備資產的配置需求,為券商打開資產負債表擴張新通道,實現輕資本與重資本業務的協同增長。”
申萬宏源研究非銀首席分析師羅鉆輝對界面新聞表示,“中資券商虛擬資產交易牌照獲批,實際上能夠為公司在境外經紀業務領域引入除股票、衍生品之外的新資產。考慮到2025年中國香港立法會通過《穩定幣條例草案》,中國香港從傳統金融中心向虛擬資產樞紐的轉型邁出關鍵一步,錨定港元的穩定幣市場持續升溫,推測出虛擬資產交易牌照獲批,有望為其國際業務帶來較大增量。”
在收入結構方面,加密貨幣與穩定幣交易傭金(顯著高于傳統股票經紀費率)、跨境穩定幣清算分潤(替代SWIFT系統的效率紅利),以及結構化衍生品設計與發行收益,構成了強勁的增量引擎。申萬宏源研報顯示,虛擬資產交易業務模式為代客交易虛擬資產,為券商國際業務引入新業績來源。經紀業務方面,券商通過與持牌虛擬資產交易所合作或利用自身平臺,為投資者提供加密貨幣的買賣通道和充提服務,將傳統證券賬戶與虛擬資產交易連接起來,可為券商收入帶來較大增量。資管業務上,9號牌照升級后可將虛擬資產納入投資范圍,后續中資券商將在港虛擬資產業務從代客交易延伸至資管業務領域。
從行業發展維度觀察,孫婷對界面新聞指出,“虛擬資產的合規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激活并重塑整個非銀金融產業鏈,一個圍繞數字資產發行、流通、管理及應用的協同生態網絡,正處于加速成型的關鍵階段。”
“至于風險,其實也是老生常談,即市場波動性分享、合規操作風險和最關鍵的跨區域監管沖突,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國內地居民進行虛擬資產交易,極有可能觸法律底線,因此KYC屬地管理(金融機構或相關企業開展客戶身份識別(KYC,Know Your Customer)工作時,根據客戶所在的地理位置(如國家、地區、省份等)實施差異化管理的機制。)就變得尤為重要,這些都是挑戰。”肖颯律師表示。
虛擬資產交易的高波動性與技術創新性,也對傳統金融機構的風控體系提出考驗。薩摩耶云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對界面新聞記表示:“虛擬資產和傳統金融資產目前存在系統性差別,這對傳統券商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從積極方面來看,中國香港對于虛擬資產等新金融業務,采取同類性質同等監管的原則,因此只要傳統券商進入的是與現有金融資產管理相關的領域,現有的風控體系是可以借鑒和移植的,比如虛擬資產管理等。”
“對于穩定幣、RWA(真實世界資產)等領域,傳統券商不僅需要對現有的交易系統進行升級,還需在IT技術和設施方面投入較大資金。從當前虛擬資產的市場深度和規模來看,投入產出比尚不理想。部分機構雖已申請相關交易服務牌照,但能否迅速將業務拓展至相關產品和服務領域,仍有待進一步觀察。”鄭磊表示。
近年來,眾多券商紛紛加快“走出去”的戰略步伐,中國香港市場作為內資券商出海的重要橋頭堡,不僅吸引頭部券商早早在此進行深度布局,一些中小券商也積極投身其中,在這片市場試水海外業務。
“鑒于當前已有13家內資券商實現A+H上市,超過30家設立了香港子公司,且這些機構普遍持有以1號牌照為基礎的證券業務交易牌照,未來內資券商涉足虛擬資產業務的前景相當值得期待。”羅鉆輝告訴界面新聞。
?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