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珍

今年上半年,在美國發動貿易戰的不利影響下,我國出口金額同比增長5.9%,比2024年同期加快2.3個百分點,出口部門抗沖擊韌性彰顯。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關稅政策搖擺之下,企業加快“搶出口”“轉出口”、美國企業補庫存、以及中國政府對外貿企業的幫扶共同提升了上半年我國出口的韌性。

他們表示,進入下半年,外部環境進一步復雜,增加了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同時,中美關稅緩和期進入尾聲,“搶出口”“轉出口”效應可能減弱,出口面臨的壓力可能較大,穩增長、穩外貿政策需要進一步加碼。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 制圖:界面新聞

“上半年出口增速表現超出市場預期。事實上,從2024年四季度以來,中國出口增速經常顯著超出市場預期。一方面是受到‘搶出口’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美國商品庫存持續性下降帶來的補庫需求很有可能也是中國出口的重要支撐。”東北證券資深宏觀分析師張超越對界面新聞說。

他指出,美國的庫存下降通常領先批發商補庫半年左右時間,美國耐用品庫存2024一季度以來持續下降,驅動了2024年四季度以來美國生產的提速。美國耐用品庫銷比從2024年3月的1.81降至2025年5月的1.67,而美國工業生產同比增速由2024年11月的最低點-0.9%升至2025年4月的1.4%,這印證了美國補庫需求的修復,也對應了中國出口增速的韌性所在。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也對界面新聞表示,上半年我國出口韌性明顯,背后的一大原因是“搶出口”。4月美國發動全球貿易戰,不僅導致一季度我國對美“搶出口”現象突出,而且二季度在美國全球對等關稅暫緩期內,我國貿易轉移現象明顯,這有效抵消了二季度全球貿易放緩、我國對美出口大幅下滑的影響,推動整體出口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今年2月以來,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多次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累計加征幅度一度達到145%。5月12日,中美在日內瓦達成階段性經貿協議,美國同意在90天內將對華加征的關稅降至30%。從6月貿易數據看,日內瓦會談效果明顯,中美雙邊貿易降幅明顯收窄。6月,中國對美出口同比下降16.1%,降幅較上月收窄18.4個百分點。

王青指出,美國暫時下調對華關稅115個百分點,這導致此前超高關稅下停止出運的部分商品在6月恢復對美出口,引發新一輪對美“搶出口”,推動當月對美出口同比降幅顯著收窄,直接推高整體出口增速約2.7個百分點。但目前美國對華關稅仍處于很高水平,實際關稅約為41.3%左右,較去年高出30個百分點,導致6月對美出口繼續較大幅度同比下滑。

除美國外,我國對多數主要貿易伙伴出口均保持較高增長。6月,對東南亞國家聯盟出口同比增長16.8%,對歐盟出口增長7.6%,對非洲出口增長34.8%,對日本出口增長6.6%,對印度出口增長9.4%。

分析師表示,這表明我國對美出口大幅下滑正在引發貿易轉移,即出口企業著力開拓美國之外的市場。

中國銀河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迪對界面新聞指出,6月份,東南亞多個國家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呈擴張態勢,支撐我國對東盟出口維持韌性。同時,6月份越南出口同比增長19.3%,亦對應著我國對其兩位數的出口增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背景下,我國對非美國家轉口貿易高增長的態勢。

除上述因素外,王青還表示,上半年面對外部經貿環境劇烈波動,國內穩外貿政策持續出臺,大力提升貿易便利化程度,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增加針對外貿企業的幫扶力度,協助企業開拓多元化出口市場。這些措施都有效提升了我國出口的抗沖擊韌性。

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周一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說,上半年,我國對歐盟、日本、英國等傳統市場出口穩定增長,對東盟、中亞、非洲等新興市場出口增速都達到兩位數。“我國向新興市場提供生產設備和技術,促進了當地的生產發展和就業,對東盟出口機床、對中亞出口農業機械、對非洲出口紡織機械都明顯增長。”

海關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東盟、歐盟、美國是排名前三的出口目的地。其中,對東盟出口同比增長13.0%,對歐盟出口同比增長6.6%,對美國出口同比下降10.9%。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 制圖:界面新聞

從出口產品看,創新的底色更加鮮明。據王令浚透露,上半年,以人民幣計,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同比增長9.2%,連續9個月保持增長。其中,高端機床、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出口增速都超過兩成,儀器儀表出口增長14.7%。科技自立自強促進品牌打造,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中,自主品牌比重達32.4%,較去年同期提升了1.2個百分點。

分析人士指出,總體來看,受中美關稅緩和階段性拉動,二季度我國出口表現較好。但隨著美國新一輪財政擴張法案通過,特朗普近日對主要貿易伙伴下發多份關稅“通牒”,試圖加快確認最終關稅稅率。受此影響,下半年我國出口可能面臨較大的下行風險。

近期,美國宣布將對越南出口商品征收20%的關稅、對原產于第三國、經由越南再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征收40%的關稅,這意味著,經越南轉口的成本將顯著提升,后續轉口貿易熱度大概率下滑。此外,在全球貿易和供應鏈體系重塑背景下,部分經濟體或學習美國,通過制造貿易摩擦來維護自身利益。

“下半年出口形勢較上半年將逐步承壓。” 張迪說,“特朗普想以越南轉口貿易加稅為模板,復制到整個東南亞全面圍堵中國轉口貿易,下半年出口環境不確定性將增強。”

王青表示,鑒于日內瓦聯合聲明規定的90天緩和期,7月還會有一定的對美“搶出口”效應。但伴隨美國全球對等關稅暫緩期接近尾聲,以及美國關稅政策引發的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外需整體將走弱。這意味著下半年穩增長、穩外貿政策會進一步加碼,其中財政政策會加力促消費、擴投資,央行將大概率繼續降息,針對困難外貿企業的定向金融支持政策有望出臺。

但張超越有不同看法,他認為特朗普的關稅戰或許“雷聲大、雨點小”,最后以“TACO”形式收場的概率不低,因此,關稅戰對中國出口整體的沖擊事實上是相對有限的。TACO是“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的縮寫,這個詞最初由《金融時報》專欄作家Robert Armstrong提出。

“下半年美國金融條件保持寬松,美國商品消費大概率保持高增速,在這種背景下,批發商補庫將進一步支持中國出口的韌性,我們對下半年中國出口走勢保持樂觀。”張超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