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龍力

今年以來證券類私募繼續動態出清。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存續的證券類私募管理人一共有7761家,相較于去年年底時的8000家,累計減少239家。

注銷數量的居高不下是證券類私募管理人總數持續減少的重要原因所在。

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7月24日,今年以來已經有300家證券類私募管理人注銷登記,注銷數量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不過,從注銷類型上看,今年以來選擇主動注銷的證券類私募管理人為178家,占比高達59.33%,而去年同期主動注銷的證券類私募管理人為133家,占比44.04%。

談及主動注銷的證券類私募管理人越來越多的原因,多位接受界面新聞采訪的業內人士都提到了行業監管趨嚴的影響。

北京大道興業私募基金負責人黃華艷對界面新聞表示,私募新規約束下產品規模不到500萬元不能新增投資者,需要注銷。證券私募經過市場洗禮,監管套利空間小,經營成本陡增,加上二八現象,8成私募規模在1億元以下,未達到盈虧平衡點,難以抵御市場風險,多重因素結合,私募選擇主動棄權成本最低。

第三方私募基金服務平臺積募合伙人楊潔對界面新聞分析稱,隨著私募基金監管不斷收緊,特別是對內部控制、合規管理的要求全面提升,管理人運營成本持續增加,頭部機構憑借品牌與資源優勢搶占市場,中小型私募在內外部雙重夾擊下生存更加艱難。如果私募沒有持續經營能力、沒有較強的合規意識以及完善的內控管理流程,在強監管背景下本身也可能因為無法滿足合規經營要求而被注銷。同時,自2024年開始,中基協也曾多次向私募管理人發送合規運作通知,提醒管理人如果未來沒有展業計劃,建議主動注銷管理人登記。

此外,楊潔還對界面新聞談到,被動注銷和主動放棄的后果是不一樣的。被動注銷,通常是因為公司面臨重大訴訟或重大輿情、公司實際控制人或高管失聯等公司無法正常展業的情況被協會注銷,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高管未來幾年無法擔任其他私募機構的高管。而主動注銷,是由公司股東和高管主動發起的,如公司本身經營不存在異常經營情形,則可以避免高管被記入誠信檔案,通常不影響后續執業。

協會注銷一直是私募行業出清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基協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注銷的300家證券類私募管理人中,協會注銷的有102家,占比34%,另有20家為12個月無在管注銷,占比6.67%。

圖:今年以來注銷的證券私募管理人注銷類型分布情況
數據來源:中基協、界面新聞整理

根據中基協此前發布的相關通知,協會注銷機構包括因紀律處分、異常經營及失聯等情形被協會注銷的機構。因紀律處分、異常經營情形等被注銷的機構,注銷后不得重新登記。

界面新聞梳理中基協相關公告發現,截至7月24日,今年以來已有8批私募管理人因異常經營被注銷登記,其中涉及14家證券類私募管理人,有3批私募管理人因失聯被注銷登記,其中涉及10家證券類私募管理人。此外,中基協還面向私募及相關人員開出232份“罰單”,其中涉及37家證券類私募管理人。

有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每個行業都會經歷優勝劣汰的過程,一些難以持續滿足規范化運營要求,或者是整體經營能力較差的私募管理人,都可能會慢慢地被淘汰掉,這反而會使得那些合規的優質私募獲得更多的資源傾斜和發展空間,促進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

面對日益趨嚴的監管環境,證券類私募管理人該如何守好合規底線?

楊潔對界面新聞表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常態化的合規自查機制,比如可以根據監管最新的檢查清單,每年至少做一次內部自查,確保日常業務符合最新要求。二是重新梳理內部控制體系并修訂內部控制制度,理清楚監管要求和實際執行標準,并且內控制度一定要貼合公司實際情況,確保能執行落地,而不是流于形式。三是日常工作中重點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以及“投資、研究、交易”模塊的風險控制,比如投資決策材料做好留痕,盡量避免異常交易,關聯交易做好內部審批和投資者信披等。四是加強對員工在私募合規管理方面的培訓,對員工買賣證券的行為進行管控并落實申報制度,防范潛在的利益沖突情形。

在存續私募不斷注銷的同時,自從2023年5月1日新修訂的《私募投資基金登記備案辦法》(以下簡稱《備案辦法》)正式實施以來,新備案的管理人數量持續低迷,也是導致證券類私募管理人總數持續下滑的原因之一。

中基協數據顯示,自2023年5月1日至今年7月24日期間,一共僅有131家證券類私募管理人順利完成登記備案,今年以來僅有29家證券類私募管理人成功備案。

楊潔對界面新聞表示,自《備案辦法》實施以來,證券類私募管理人登記的難度明顯提升,準入門檻增高,機構在申請過程中比較容易遇到的問題主要集中在股東資質和高管背景兩方面。股東資質角度主要面臨兩方面的考驗,一是股東需要有足夠的資金實力,二是協會需要核查股東過往從業經驗。高管資質方面的要求也有所提升,特別是法定代表人和投資負責人,不僅要具有5年以上符合要求的從業經驗,同時對投資負責人在投資管理經驗方面也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還要求法定代表人與投資負責人必須持股,合計持股金額至少在200萬以上或者不低于公司實繳資本的20%。